9月9日下午,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民盟市委“我与主委面对面”教师节专场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民盟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与骨干教师代表面对面交流。
25位盟员分别来自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和同济医院。具有“师者”和“医者”双重身份的他们,围绕“呕心育英才,妙手济苍生”的议题畅所欲言。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杨之涛去年就参加过“我与主委面对面”座谈,感受颇深的他这次率先发言,就如何平衡科研、医疗和教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杨之涛的发言内容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心声:“老师和医生的共同特点都是要有很大的责任心。”“‘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要加强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带教过程中,要着重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王红、胡韵、张莹、顾峻、沈健、石荣、代世摩、陆浩、戴宇翔、何睿、方熠翔、王保成、乔洁等先后发言,就医教研平衡、师生身心健康、教学体系、医学创新、医研综合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朱同玉对大家的发言一一回应。谈到临床和教学工作的平衡问题,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每次查房时我都会围绕一个主题给学生们讲。”说到临床医生怎么搞教学和科研,他表示:“一个人全面发展很难,不妨把喜欢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在一个领域里深耕十年,总会有成果的。”关于临床医生的科研素养问题,他说道:“‘好医生’和‘好好做个临床医生’是不一样的,是否是‘好医生’,还要看他对医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最后,朱同玉表示,大家的发言内容都是当前在医学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希望老师们把这些建议整理成社情民意或提案,“这也是我们作为参政党应尽的职责”。
与会人员还一同参观了“上医重医西迁精神主题展”,通过了解上海医学院两度西迁的历史,重温上医在面临抉择时的家国情怀。
时间所限,没有机会发言的与会盟员,或提交书面发言,或在微信群里畅谈自己的感想:“有幸参与主委面对面教师节专场活动,深感培养合格年轻医生任重道远。”“感谢盟市委组织大家一起面对面交流医学教育问题,还通过参观了解了医学院老教授们所经历的艰苦历程……这是对教师节的最好庆祝。”
“机会非常难得!”85岁的老盟员林美华特意远道赶来:“我退休20年,已经‘落伍了’,听了朱主委和各位年轻老师们的交流,学习到最新的东西,受益匪浅。”她感慨道。
发布时间: 2021-09-10 来源: 民盟市委宣传部 作者: 殷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