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服务 >> 扶贫帮教 >> 稿件

翰墨飘香,书法支教打开乡村孩童的另一片天

WDCM上传图片

  盛夏时分,阳光刚好,正是播撒种子的好时节,一场书法支教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从6月到7月,翰墨的书香传递到了川贵乡村地区,为当地学校的孩子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课堂。

  据了解,此次书法支教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开展美育支教,将传统中国“美”带到乡村学童身边,帮助学童提升人文美学素养。民盟上海美联总支书法支部主委吴叶舟,利用专业知识为孩子们的梦想保驾护航。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学生和大无限艺术学校的小朋友也共同参与进来。

WDCM上传图片

  在盐井村小学的第一课,围绕“写好汉字·了解中国智慧·做好中国人”的主题,吴叶舟为孩子们讲解了汉字的起源、介绍了笔墨纸砚的历史,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对书法有了初步的概念。听过吴叶舟的讲解之后,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吴叶舟便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如何写“横”:“横线条代表‘一’,世间万物都有此生,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借此契机,书法的种子在这些孩子的心中落地生根,萌芽成长。一支毛笔,一根线条,也许就是一个故事的开始。

WDCM上传图片

  在贵州支教的课堂上,吴叶舟向同学们讲解了“国”和“亲”字的造字缘由,对繁体字与简体字进行了简单的对比教学。“我希望继续学习书法,因为我想把书法传承下去。”元厚小学的同学这样说到。在孩子们质朴的脸上,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历史在年轻的一代得以传承与延续,将文明的自信带去更加广阔的未来。

WDCM上传图片

  艺术和美是具有普世情怀的精神力量,也是乡村孩子必不可少的成长支持。“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美育的任务。送课程进乡村,能够培养学生从小观察美、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为乡村振兴和美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此次支教活动的负责人如是说。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此次书法支教活动响应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践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围绕“艺术养心、美育益智、美育立人”的主题,通过艺术下乡的美育形式,中共党员和民盟盟员携手助力乡村艺术教育,推动当地美术教育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活动已完成在贵州和四川的支教,涉及盐井村小学、赤水七中、元厚小学等多所学校。

  此外,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还为高木村及盐井村捐出一千多本图书,建立起两个“雏鹰少儿”爱心书屋,用阅读和书法的力量去点亮山区儿童的心灵。在美育支教的路上,每个人都是传递美的使者。

发布时间: 2021-07-29 来源: 央广网、文汇报